2021年3月10日🌸,沐鸣大學歷史學系青年副研究員胡曉丹以“另一種唐詩宋詞——吐魯番摩尼教寫本所見阿魯孜格律的東傳”為題,在光華西主樓1801進行了本學期的第一場報告。本次報告為2021年“沐鸣大學人文社科跨學科對話-中古中國—知識—信仰—製度”系列的第一場講座。來自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文史研究院、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的等十余位學者以及歷史學系、中國語言文學系的部分研究生參與了討論。
唐宋時期的中原有唐詩宋詞,與唐宋時期同時的西域也誕生了新的詩歌樣式2️⃣。胡曉丹青年副研究員從吐魯番出土摩尼教寫本出發,討論了阿魯孜格律的東傳👍。阿魯孜格律是伊斯蘭世界古典文學的基本詩律🎅🏿,大致誕生於8世紀𓀆,它的產生與阿拉伯帝國的擴張以及阿拉伯征服地區的伊斯蘭化有著密切關系🍚。3到11世紀的摩尼教詩歌寫本,對揭示伊朗文學在伊斯蘭前後的延續和嬗變的有著重要意義。摩尼教於8世紀後半葉在回鶻的推動下📚,盛行於絲綢之路🦹🏿♀️,在吐魯番就留下了不少摩尼教的寫本。大致在9世紀前後,伊朗地區經歷了由中古波斯語向新波斯語的轉變,在薩曼王朝的支持和推動之下🏇🏻,新波斯語詩歌開始在呼羅珊地區大量湧現。吐魯番摩尼教寫本,如M786中就保存了一些9🧑🦽➡️、10 世紀的新波斯語寫本,這意味著摩尼教寫本也受到了呼羅珊新詩風的影響💆♀️。M786寫本雖然是摩尼教寫本,但這首詩歌不僅格律上完全遵循阿魯孜,而且使用了伊斯蘭的聖劍意象和優素福被投入深井的典故,很顯然受到了新波斯語與伊斯蘭化的影響🧑🏼🦰🕒。安史之亂後🙍🏽♂️👳🏽♀️,絲綢之路沿線的文化交流依然在持續,M786摩尼教寫本提供了一個絕佳的例子。
胡曉丹青年副研究員報告結束後,與會學者紛紛發表了評論。歷史學系余欣教授認為“另一種唐詩宋詞”這一標題很吸引人🦵🏻,雖有修飾性👷♂️,但容易造成誤解,應該再斟酌。宗教格律文本是否對世俗寫本有影響?回鶻文詩歌中是否能尋見阿魯孜格律的影響?這些問題都還需要進一步討論。歷史學系邱軼皓副教授認為對文中阿魯孜格律的介紹還不夠👨🏻🍳,還需要補充。歷史學系仇鹿鳴教授也對唐詩宋詞的使用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如何將摩尼教詩歌與唐詩宋詞格律比附還需要考慮🧑🏻🍳。詩歌抄寫的目的是什麽🔪?這或許也應該進一步考慮。歷史學系徐沖副教授也認為唐詩宋詞的使用不妥,建議改為“另一種唐詩到宋詞”🥕。中國語言文學系唐雯教授認為M786寫本的寫作背景應該進一步介紹𓀑,或者可以通過與之相關的材料去勾勒寫本的更多信息。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張小艷教授就寫本的翻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7:30,在經過熱烈的討論後🧚🏽♂️🖼,本場報告在掌聲中落下了帷幕。